【本网讯】2019年3月12日,我校收到四川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的邀请函,关于商请组派四川省青年文化交流团赴韩国参加2019年江陵端午祭文化交流活动,此次交流活动由我校代表中国四川省青年文化交流团赴韩国。经学校领导班子商议决定,本次交流活动在音乐舞蹈学院师生中组派21人组成中国四川省阿坝师范学院青年文化交流团赴韩国。
音乐舞蹈学院接到学校工作安排后,经学院领导班子商议决定,本次活动由音乐舞蹈学院院长夺科教授担任团长,张强老师担任器乐演奏、辛雅靖老师担任主持人和声乐演唱、曾晓龙老师和周雪莲老师担任舞蹈节目编排及16名学生担任演员组成文化交流访问团。
为参加本次文化交流活动,交流团进行了积极的准备,在接到任务后,交流团展开了为期三个月的排练。确保高质量、高水平完成本次演出,排练期间,演员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通过三个月的排练,认真的练习着每一个舞蹈动作,对个别细节动作反复研究,克服一切困难。力争把学校最具特色的藏羌彝汉歌舞艺术呈现给韩国人民。
2019年6月4日16:00,四川阿坝师范学院青年文化交流团前往成都双流国际机场,5日凌晨5点,交流团安全抵达韩国首尔仁川国际机场。到达后,栗谷研究院理事姜成男先生和担任历届本活动翻译高宸陆先生接到我们,随后在他们的陪同下乘车前往江陵市。中午,我校师生访问了韩国江陵市栗谷研究院,栗谷研究院院长朴元在、研究院总务理事崔明吉先生、栗谷平生教育院院长金京子女士和栗谷研究院职员孙敏贞女士热情接待我校师生并向我们介绍了这次端午祭文化活动的整个流程,并观看了历届江陵端午祭的活动视频资料。会议结束后,交流团在栗谷研究院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参观考察了江陵市政府大楼,江陵市议会主席亲自接见了交流团,并向交流团介绍了江陵议会的构成和意义。5日晚上,交流团参加了韩国2019江陵市端午祭游艺表演活动,参与这个活动有几万名江陵市民和世界各个国家的演出队,进行了几公里的带妆游艺表演活动,此次游艺活动有数万名江陵市民在预计街道两边观看,我校艺术团组成的中国四川阿坝师范学院青年文化交流团行进在游艺队伍当中,交流团以方队阵形前行,方队前方由夺科团长带队,辛雅靖老师和周雪莲老师手持国旗、张强老师和曾晓龙老师手持中国四川阿坝师范学院青年文化交流团队旗走在方阵的最前方,6名演员们身穿藏族服饰、手持热巴鼓,5名演员身穿羌族羊皮褂、手持羊皮鼓,5名演员身穿彝族服饰,排成方阵走在后方,激烈欢快的鼓声、优美流畅的舞姿,给江陵市人民呈现一场移动的视觉盛宴。我们交流团所到之处均响起一阵阵激烈的掌声,沿街的观众都给我们的表演方阵竖起大拇指。我们交流团得到江陵市民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6日上午,中国四川阿坝师范学院青年文化交流团在江陵市的戌衣舞台上进行了首场专场演出,江陵市各级领导现场观看演出,此外,会场浓郁的节日氛围吸引了近千名市民前来观看,演出受到了江陵市领导及市民的赞扬和高度评价,整场演出掌声雷动。演出结束后,江陵市相关工作人员带领交流团参观当地具有代表性的刺绣博物馆,以及栗谷先生的故居“乌竹轩”了解韩国的相关历史文化。
7日上午,栗谷研究院理事姜成男先生和栗谷研究院职员孙敏贞女士陪同交流团体验了韩国茶道,并详细的讲解了当地的茶道文化以及礼节的重视和文化底蕴。7日晚,交流团应邀参加了江陵市政府和栗谷研究院的晚宴活动,出席晚宴的人员有:江陵市旅游局局长、栗谷研究院前任院长郑文教先生、栗谷研究院院长朴元在、栗谷研究院理事长尹思顺女士、栗谷研究院总务理事崔明吉先生、栗谷平生教育院院长金京子女士、栗谷研究院理事姜成男先生、栗谷研究院职员孙敏贞女士和交流团所有人员。晚宴由栗谷研究院总务理事崔明吉先生主持,高宸陆先生全程担任翻译,首先栗谷研究院前任院长郑文教先生致欢迎辞,随后青年文化交流团团长夺科先生致答谢词并与韩方交换礼物。
双方交谈甚欢,氛围融洽并在晚宴结束后进行了艺术交流,韩方节目包含了传统的茶道文化表演、长笛演奏、黑管演奏及栗谷研究院前任院长郑文教先生独唱歌曲。青年文化交流团张强老师吹奏一曲蒙古长调音乐《鸿雁》,夺科团长即兴表演一段舞蹈,辛雅靖老师清唱一首《茉莉花》当晚宴会的领导及工作人员都赞不绝口掌声雷动,得到了大家的高度评价。最后,青年文化交流团全体人员共同举杯为韩方献唱祝酒歌,整场晚宴活动在融洽友好的氛围中进入尾声。
8日上午,栗谷研究院理事姜成男先生、栗谷研究院职员孙敏贞女士陪同交流团参观江陵市最大的寺庙—月精寺,交流团全体人员受到了月精寺主持的亲切接见,并向交流团介绍了月精寺的起源,中韩日佛教文化交流情况。8日晚,中国四川阿坝师范学院青年文化交流团在江陵市端午文化馆进行了端午祭文化交流专场汇演。江陵市各级领导莅临现场观看演出,此外,会场浓郁的节日氛围还吸引了近千名市民前来观看,中国四川阿坝师范学院青年文化交流团给韩国人民呈现了一台最具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特色的的演出。一曲《吉祥》唱出了藏族儿女的热情奔放,舞出了青春、舞出了活力、舞出了欢乐;葫芦丝是中国傣族特有的乐器之一,因其音色圆润优美,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管葫芦丝演绎得婉转柔美,让人听后如醉如痴;舞蹈欢快,歌声悠扬,彝族人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展示厚重而神奇的彝族文化(燃烧的七月);中国民歌文化博大精深,《大红公鸡毛腿腿》是山西民歌中的经典之作,节奏欢快、热情豪放;歌舞“萨朗”是羌族根系和魂魄中不弃不离的一部份。在羌山下,在岷江河畔,代代传承,生命永恒;《羌鼓》又称“羊皮鼓”,是羌族祭祀仪式的伴奏乐器之一,本舞蹈以此为创作题材,表现羌族人民对幸福的渴望;藏族人民翻身当家做主人,人民过着阳光、富足、幸福的新生活,《丰收热巴》载歌载舞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青藏高原》,圣洁雄伟,歌曲赞颂了大好河山,也是来自高原上高亢深远的祝福;《打枣》是一首河北唢呐代表名曲,该曲通过唢呐、卡腔、口琴子三种乐器同时交替演奏,模仿出老者、妇女、小孩三人之间打枣时对话交流的场景,该曲生动、活泼,深受人们的喜爱;中国民歌《茉莉花》是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之一,一抹纯白身影,独自绽放幽香。那点点纯白好似圣洁之光,照进我们清澈的心;扎西德勒,这是藏语中“吉祥如意”的意思,藏民族用自己特有的文化特色,用歌声唱出喜悦,用舞蹈表达情怀,一首藏族歌曲《吉祥谣》送给大家。演出取得圆满成功,演出人员合影留恋。
此次韩国江陵之行,是学校巩固国际学术交流合作的又一重大举措。活动期间,交流团进行了两场藏羌彝汉特色歌舞艺术的专场交流演出,表演了精彩纷呈的歌舞、器乐节目,充分展示了中国文化艺术的魅力。在韩国的两场专场演出获得了韩国人民一直的好评和高度的认可,韩方评价本次交流团是有史以来节目质量最高、特色最鲜明的一次。本次交流活动为我校今后更深入、更全面地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